文物史料 口述歷史 整合檢索 故事主題館 計畫介紹 相關連結
:::
  產業類別
 
半導體業
石化業
食品業
家電業
鋼鐵業
銅模業
* 產業簡史
 
半導體業
*石化業
食品業
家電業
鋼鐵業
銅模業
石化業 :::*HOME > 文物史料 > 產業簡史 > 石化業
*
*石化產業發展歷史脈絡
 

  台灣的石化產業在二次大戰後開始蓬勃地發展,起先,台灣的石化產業是從下游的需求開始逐漸發展起來而帶動了石化產業上游的投資設廠,這種發展模式一般稱之為「逆向整合 」型的產業發展模式。本研究試著從台灣早期的石油探勘來談台灣石化產業的歷史。畢竟,「石化」者乃是「石油化學」之意,石油是這個產業的源頭,而台灣跟石油相關的歷史則不僅僅只有戰後的六十年而已,雖然「前史」資料不多,但捨棄了日本時代及清代的石油探勘及裂煉歷史而不談,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台灣學界習於把台灣石化產業的研究限縮在中油一輕於1968年啟用開始,這種談法關係到學者們對「石化產業」研究所下的定義,那到底什麼是「石化產業」呢? 瞿宛文對石化產業的定義:「石油化學工業包括了上游的輕油裂解,以及其產品的進一步處理加工,這產業的產能通常是以輕油裂解的主要產品—乙烯—的產量作為衡量的指標。因此,就這準則而言,台灣的石化工業是在第一個輕油裂解廠(一輕)在1968年開始運轉之時正式開始的。在這之前有的只是一些小型零星的化學品生產。…首先,將石化業的上中下游的一般定義陳述於下:上游:輕油裂解;生產石化基本原料,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中游:將上游產品作進一步加工處理;生產出石化原料,包括塑膠原料、人造纖維原料、人造橡膠原料等等。下游:利用石化原料生產製品;生產塑膠以及塑膠製品、人造纖維以及紡織品、人造橡膠以及其製品。而通常石化業是包括如上定義的上游以及中游部門。 」
  蔡偉銑對石化產業的研究提到:「石油化學工業(Petrochemical Industry),乃指以石油(Petroleum)或天然氣(Natural gas)為主要原料,製造成各種化學品的工業,如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下的定義『由基本原料至最終產品之階段,屬於石油化學工業之範疇。』因此,石化業的範圍極廣,如化肥(主要是氮肥,以液氨為主要原料,而液氨以天然氣為原料)亦屬於石化工業的範疇。然卻因為石化工業這『產品眾多,製造方法複雜』的產業結構」,其範圍的界定可謂眾說紛紜」 蔡偉銑以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下的定義對石化產業的範圍做一界定。
  吳澄清指出:「石化工業廣義地來說是指以石油或天然氣為最初原料,經由各種化學反應以合成塑膠、橡膠、人造纖維及各種化學品之製造工業。 」而吳澄清以石化產業中、上游的55家產業界作為其論述台灣石化工業的對象。

 


石化產業前史:石油的發現與利用
  人類懂得利用石油的歷史相當久遠,早在公元3000年前,中東的美索不達米亞地方的人就已汲取一種從縫裂處滲到表面的半固體黏軟瀝青。瀝青在古代中東用於建築砌牆、築路等,也可以作差強人意的照明,此外,瀝青也可當藥用。依據羅馬自然學家普利尼(Pliny)所記,它可以止血、療合傷口、治白內障、製痛風軟膏、治牙痛、減輕咳嗽、治氣喘、止瀉、退燒,還可以「把睫毛塗直,以免眼睛不便」,而瀝青製出的油,引火焚之,是戰場上的重要武器。


人類史上第一口油井:「德瑞克油井」(Drake's well)
  而「石油」此一礦產之被世人普及應用大約是在一八五0年以後的事,美洲石油大量商業化開採用來供應便宜的照明用。中東使用石油的歷史悠久,但是,當時石油大多只是用於製造治療疑難雜症的萬靈丹。東歐的加里西亞和羅馬尼亞農人用手挖坑採原油,經提煉而產生蠟油。到了一八五四年,蠟油已是維也納的最主要商品。一八五九年時加里西亞已有了150個採油村莊的大規模蠟油事業了。歐洲一八五九年原油總產量估計約為三萬六千桶,主要產自加里西亞與羅馬尼亞,而東歐油業最欠缺的則是鑽採技術 。1859年,美國投資人成立的賽尼卡石油公司(Seneca Oil Company),德瑞克(Drake)時任總經紀,1859年8月德瑞克以抽油管鑽井方式挖掘到人類史上的第一口油井 ,而為了紀念德瑞克,美國政府將這一口油井命名為「德瑞克油井」(Drake's well)。

台灣石油的發現與開採
  台灣石油的開採約可溯源至1861年(清咸豐11年),住民邱茍擔任理番通事,因私人恩怨、勾結山胞,寅夜殺人犯案,官府通緝下,遂躲入出磺坑山中避難,在後龍溪牛鬥口南岸(位於苗栗貓裡溪上游,今後龍溪南岸出磺坑吊橋處),見河床有「烏油」滾滾而出,引火試之,轟然爆燃,其後邱茍挖掘一口深約3公尺的油井,每天差不多可產油40多公斤,用來點燈與做為醫藥用途。邱氏撈取出售,發了一筆油財。後來在1864年(清同治3年),邱苟將採油權以每年一百銀圓秘密租予吳某,翌年又以每年一千銀圓改租予英商寶順洋行(Dodd & CO.),於是引起二者互爭採油權,率眾私鬥。因為油田之租約糾紛,於1870年,淡水通知逮捕邱苟治罪,又因外商在台無權採礦,遂將該油礦關閉。根據中油公司的文獻資料,邱苟所掘的油井,可能就是台灣第一口油井,較世界最早的油井、1859年8月美國塞內卡石油公司(Seneca Oil Co.)於賓州鑽深21.2公尺的德雷克油井(Drake's well),約晚了兩年。
  1877年(清光緒3年),兩江總督沈葆楨巡視台灣,聽說出磺坑出產石油,而且民間自行開採常引起糾紛,於是呈准上峰,從當年起收歸官辦,並成立油礦局,開發苗栗油田,這可能是台灣最早的石油機構;1878年,在葉文瀾主持下,聘請英籍技師蔣道濤和美國技師簡遲和勒克等三人,購進美國頓鑽鑽機一套,進行機器鑿井開探後龍溪之石油──俗稱「苗1井」,在距離後龍約3哩之貓裡社開設油井,井深120公尺,每天產油約1,500斤,這是中國第一口頓鑽井。同年11月,美國技師因事離去,探勘工作亦告停頓,同期,因開探工人感染流行病、鑽採機損壞,遂於1879年停止開採。1887年,台灣巡撫劉銘傳設立煤油局於苗栗,並將硫磺窟改稱為出礦坑,派台灣統領林朝棟主其事。

 

日據時期的油礦事業
  1895年日軍接收了出磺坑的礦權,日據時代出磺坑油礦從1897年起陸續由淺野總一郎、寶田、南北等會社經營開採 ,1903年,日本寶田公司獲得出磺坑礦權,並組織台灣石油組合,1904年元月台灣石油組合正式鑽C1號井,井深39公尺即獲原油 。1921年由合併改組的日本石油株式會社繼續台灣油礦探採,到二次大戰末期共鑽了98座油井,石油產量占當時全台總產量的96%。
  日據時代台灣油礦產業確實曾經發達過一陣子,到了日據末期因應戰爭需要發展軍需工業,石油開採及提煉更形迫切,因此,1937年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於高雄成立 。至此,日本軍方配合企業在台發展石化業之上游原料提煉,主要仍供軍事用途。但三0年代晚期,日本只能自產所需石油的百分之七,其餘全靠進口,百分之八十來自美國,百分之十來自荷屬東印度群島。
 

戰後發展
  二次戰後日本在台灣的設施均被國民政府接收,1946年6月1日「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於上海創立。戰後國府所接收的石化相關日產主要是一座高雄煉油廠及「台灣肥料株式會社」。根據瞿宛文的研究整理,台灣石化業在戰後發展的歷史,可大致分為五個時期 。瞿宛文的研究認為,為了說明的方便,而將石化業三個垂直相連的生產階段做如下的定義:
 

 
石化產業垂直生產的三階段(瞿宛文整理)
部門 生產階段 生產因素
產品
I
輕油裂解 石油腦 石化基本原料
II
石化原料 基本原料 塑膠原料
人造纖維原料
人造橡膠原料
III
下游加工 Ⅱ之產品 塑膠製品
人造纖維及其紡織製品
人造橡膠製品

  而居於這連鎖第一環的石油腦,則是煉油的副產品,因此石化業與煉油業也有關係。在此,瞿宛文定義石化業只包括上述的第一與第二部門。
發展之前,1949-57
  當日本殖民者離開台灣之時,他們留下了一個煉油廠以及幾個小型肥料廠。國民政府則設立了各種國營企業來接收這些設施。不過在這戰後的恢復期之中,產業發展的重點是放在為農業部門供應肥料。
試探階段,1957-67
  從1959年起,國營的中油公司開始利用其副產品來生產苯,是在台灣最先被生產的部門Ⅰ產品。它後來在1963年與外國公司合資生產ammonia及其它產品。而少數其它公司也開始進口原料來生產幾樣部門Ⅱ的產品,如PVC與methonal等。在1960年,國家的發展政策轉向,由進口替代轉為出口導向,因此對石化中間原料的潛在需求也日漸增加。塑膠製品與紡織產品皆是台灣早期出口品的大宗,它們中間原料的潛在市場也應是很大。雖然這需求開始引起注意,但是國家興建一輕的計畫仍是試探性的,尚未真正將其當作策略工業(target industry)來推動。
第三階段,1968-73
  一輕於1968年完成啟用,它為二家廠商提供原料,這兩者則各自生產VCM與LDPE,皆為第二部門的產品。這二家一輕產品的加工者皆為新設立的私營公司,而一輕則是由國營的中油公司經營。同時,中油公司也在1970年建了第一個芳香烴廠,而中油公司的子公司中化公司,也於1973年興建了乙烷裂解廠,運用天然氣而不是石油腦為原料。在這段期間,下游產業的出口更為加速成長,使得國家也開始籌畫興建更多的輕油裂解廠,其結果將於下一階段顯現出來。
第四階段,1973-84
  在這段期間內,國家很清楚的顯示了它帶動並興建台灣石化業決心,並將其納入當時十大建設計畫的一部份。第二輕油裂解廠於1970年開工興建,於1975年完工。而在1973年起也已經開始策劃興建第三及第四輕油裂解廠,但是緊接著而來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則使得私人資本的投資意願減弱,因而延緩了計畫的進行。三輕於1978年開始投入生產,而四輕則是在1984年。
第五階段,1984年至今
  在1980年左右,正當第二次石油危機仍在持續、景氣全面低迷之中,政府決定擱置興建第五個輕油裂解廠的計畫;當時認為在1980年代,不應該再在台灣推動石化業的發展,因為台灣這一個缺乏自然資源的島嶼經濟,實不適宜再進一步發展石化業這等資本密集、能源密集、污染密集、自然資源密集的產業。
  在1980年代後期政治方面有很多的變化:解除戒嚴令、開始政治改革;而在經濟領域上,則在外匯、貿易、以及金融等方面開始自由化的措施。在這些變動之中,當初擱置五輕的決定也在1986年被推翻,但是廠址當地居民的環保抗爭使得五輕直到1990年才開始興建,於1994年初完成。而台塑集團所籌畫的興建第六輕油裂解廠計畫,則終於在1986年獲經濟部允許,正式核准。1994年7月,六輕計劃正式動工。1998年12月7日,六輕計劃之第一座工廠正式投料試車。2003年5月台塑宣佈六輕第四期計劃啟動,預計投入新台幣1,200億元,總計六輕一至四期投入逾新台幣6,500億元。 台灣石化產業歷史進程關係圖

發展前期(石化下游)→萌芽期(石化中游、石化上游)→進口替代(石化中游、石化下游)→出口導向(石化下游)→產業外移(石化下游)

回上頁 到上面
2009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版權所有 | 最佳瀏覽建議IE7.0/Firefox3.0以上1024x768pixels解析
您是第9850397位瀏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