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史料 口述歷史 整合檢索 故事主題館 計畫介紹 相關連結
:::
  產業類別
 
半導體業
石化業
食品業
家電業
鋼鐵業
銅模業
* 產業簡史
 
半導體業
石化業
*食品業
家電業
鋼鐵業
銅模業
食品業 :::*HOME > 文物史料 > 產業簡史 > 食品業
*
*食品產業的歷史發展脈絡
 

(一)歷史演進
  台灣食品工業自1940年光復以來已發展五十餘年,光復前日據時期的各項經濟政策固然對台灣食品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時序漸進之下,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與國人生活飲食習慣的變遷,台灣的食品工業可區分為三個歷經階段:1950~1970年代「外銷導向」;1970~1990年代「內銷導向」;1990年代迄今「特定消費與高附加價值產品導向」。
  1950~1970年代以「外銷導向」為主軸,當時食品加工產品外銷值佔總出口69.8%(表1)。這段期間主要出口的食品工業為製糖業與罐頭業為主。雖然製糖業與鳳梨罐頭均在日據時期即已發展,但國人奠基於既有的製罐設備與技術,也開發出不同種類的罐頭(如洋菇罐頭、蘆筍罐頭與水產罐頭),而得以延續罐頭產業在這段時期的蓬勃發展。同時,1960年末期開始發展冷凍食品,也使得冷凍食品在罐頭業外銷衰退後成為食品外銷的主力。雖然1970年代前述各項食品產業仍持續外銷,但礙於原物料成本提高以及勞工成本日益增加,因此食品工業出口的價格優勢已不再,因此食品工業於1970年代末期逐漸轉為之「內需」為主。然而1980年代爆發的米糠油多氯聯苯污染事件(1979年),卻也使得國人 開始關注食品衛生安全。因此農委員與工業局分別著手策劃協助食品工業生產的過程更具衛生安全與標準化。
  1990年代後則開始進入「特定消費與高附加價值產品導向」階段。食品工業產值也由1952年佔總出口比率之69.8%,縮減至2004年的1.2%。這段期間也由於國民所得提高,休閒時間增加、教育普及、資訊發達、健康意識提高,使得民眾開始著重飲食的健康與安全,再加上生物科技的發展,使得各種客製化、高機能的的食品得以蘊育而生。

 

 台灣食品產業發展歷程圖

台灣食品產業發展歷程:以1952、1962、1972、1982、1992、2002、2006等年,區分農產業與加工食品佔總出口比率、加工產品佔總出口比率、市場導向、扮演角色等說明


(二)總體經濟政策對食品產業的影響
1.美國經濟援助
  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開始於1948年,美援其間最高美援物資佔總進口的52%。美援的方式可分為三種:A.進口台灣必須物資,主要為棉花、麵粉、小麥、黃豆等民生物資,及機器工具、牛油、化學品、金屬製品等,佔總援款74%;B.用於經濟建設者,如電力、交通運輸及民營工業上,佔23%;C.用於技術合作者佔3%。各種來自於美援的民生物資支援對食品工業發展影響最大,其小麥與黃豆的支援,直接促成了麵粉業與食用油脂業、飼料業的成長。例如1950年成立的益裕製油廠(現今之泰山企業股份公司)成立之初即是接受政府委託將美援黃豆加工製成食用油與豆餅,由此逐漸奠基了泰山油脂的發展。此外,也因為美援小麥的緣故,台灣小麥進口數量遽增受到美國農業單位的重視,在台北市成立美國小麥協會,協助麵食推廣與講師培訓,也間接使得西式的烘焙食品於1960年代末期開始發展(張翰壁,2006)
2.「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
  光復初期食品工業乃是農產品的延伸,因此「食品工業」在未成形之前,稱之為農產加工品,經由農產加工的技術與器具不斷精進,而且朝向工業化的工廠與大量生產化發展,才使得由農產品而發展的食品產業逐漸成形為食品工業。因此,食品工業的發展不僅與農業息息相關。
  由於1953年的經建計畫中訂定以「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之目標,再加上在1930~1940年代土地改革與農田水利會改組,將土地所有權交給耕者,而使得台灣農業增產,因此不但國內獲得充足的糧食,同時還可以提供大量的農產品與農產加工品出口以賺取外匯。當時創匯額每年在1 億美左右,大約可支付工業原料與設備進口費用的50%(紀駿傑,蕭新煌,2006)。農產加工食品,諸如砂糖、食品罐頭以及冷凍食品都相繼在1950~1970年代締造外銷佳績(表1)。
  1978年政府實施「提高農民所得加速農村建設方案」象徵「以農業培養工業」時代的結束,「以工業發展農業」時代的開始。同時農產品在1970年代大量增加進口,而農村勞動人口也大量流向都市,造成農村人力老化,稻田轉做困難,以及農產物成本大幅提高(李秀,1983),使得食品產業不再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因此逐漸轉向內需市場發展。
製糖業、罐頭食品與冷凍食品歷年出口值與比例圖

製糖業、罐頭食品與冷凍食品歷年出口值與比例:以1960以前、1961~1970、1971~1980年,區分製糖、罐頭食品、冷凍食品等說明


3.「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經濟轉型政策
  由於1980年代之後,全球自由化的風潮,促使政府在考量國內外政經情勢後,於1984年開始積極推動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政策,包括大幅降低關稅、撤除非關稅障礙、放寬投資管制、以及推動外匯及利率自由化、國營事業民營化等事宜(張翰壁,2006)。食品產業在國內經濟政策的開放,於1990年代出現南向與西進的對外投資,許多食品大廠諸如統一、味丹、味王、泰山、福壽實業等均在1990年代前後開始投資大陸(經濟部,1994)。
 

(三)食品產業相關產業政策
1.食品工業發展策略
  「經濟部食品工業研究發展會報」,乃是國內第一個為了為促進食品加工事業之發展而於1977設置成立的工作小組,此工作會報主要在於促進食品加工技術以及外銷食品工業。此特殊編派的團隊在1970年代對於台灣食品工業的發展奠定許多良好基礎,例如協助罐頭業者幾決空罐品質不良的問題;協助研發食用油脂,促成食用油脂的工業化生產,並且推動研發米糠油;協助解決冷凍食品的加工技術,以符合外銷國家之衛生標準等事宜。同時,此工作會報於1982年並研擬「發展現階段我國現階段食品加工策略方案」,以進一步協助台灣食品工業的發展,此策略方案主要在於維護大宗加工品現有國內外市場、促成美國與日本對我國農產品加工品之計畫性採購、配合國內飲食趨勢、發展以國內原料加工之簡易食品、建立關鍵性加工工業。
2. CAS(Certified Agricultural Standard)優良食品標誌、食品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認證制度
  當食品產業已逐漸轉為提供內需為主,層出不窮的食品工安事件(如1979年發生米糠油多氯聯苯污染事件),使得國人對食品品質出現信心危機。雖然在此之前(1975年)已經頒佈食品衛生管理辦法,但是四年後發生的米糠油多氯聯苯污染事件卻使得國人對國產食品充滿疑慮,為使得有效管控各種有毒物質,1982年行政院衛生署之環境衛生處升格為「環境保護局 」,處理環境衛生、環境影響評估、廢棄物處理及毒性物質管制等業務。
  在食品安全的保障方面,為了使國人更加安心選購國產食品,農委會於1989年起逐步訂定各種品質證明標章,其中與食品產業發展息息相關的即是CAS(Certified Agricultural Standard)優良食品標誌。農委會會同衛生署、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及財團法人CAS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共同研擬工廠設施標準、產品規格與衛生標準、包裝標示規定等,藉由訂定各項生產標準,以重塑農產品與食品加工品之品質保證。目前CAS驗證品涵蓋農產品與食品產業,包括肉品、冷凍食品、果蔬汁、食米、醃漬蔬果、即食餐食、冷藏調理食品、生鮮食用菇、釀造食品、點心食品、蛋品、生鮮截切蔬果、水產品、吉園圃安全蔬果、有機農產品、林產品等16大類。
  同年,除了農委會主導的CAS優良食品認證外,工業局亦於1989年著手策劃食品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認證制度。此制度關注食品生產品質與衛生安全等優良製造標準,並採自願認證方式運作。GMP認證初期開放15類別產品,而後於1991年增加為25種產品類別,幾乎已涵蓋所有食品產業。隨著CAS與GMP兩大食品認證制度的實施,也使得我國的食品產業逐漸步向更具品質保證的工業。
  CAS與食品GMP兩者均是為了追求食品產品品質而設立,主要差異在於CAS標章較著重於國產的農產品及相關加工品,而食品GMP則是幾乎所有食品產業類別均可接受食品GMP的認證。CAS食品類別與標章食品GMP之標章字號說明

 

回上頁 到上面
2009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版權所有 | 最佳瀏覽建議IE7.0/Firefox3.0以上1024x768pixels解析
您是第9858600位瀏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