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1930年代時,就已經有家電產品的販售。當時,在台北的日本人住宅區榮町(也就是今天的衡陽路一帶)就有日本人經營,專門販售收音機、留聲機的商店。此外,大稻埕等地,也有台灣人經營,將日本進口的零件組裝成收音機的商店。
二次大戰結束前,台灣並沒有太多的家電產品生產。在日本殖民體制的「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經濟架構下,台灣主要是作為日本國內工業原料的來源,工業的發展相當有限。因此,家電產品主要是來自於日本其他地方,而不是在台灣本地生產。此外,家電的使用與電力系統的發展有密切關連,如果參考日據時期,台灣的發電量、電力系統發展程度,我們也可以理解到,家電產業在日據時期,並沒有太多的發展基礎。
台灣家電產業的正式發展,大約是在1948年,開始有台籍人士經營的商店,從事收音機的製造。(台北市銀行,1971:1)二次大戰結束後,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從國內貿易轉變成為國際貿易,台日之間並沒有締結正式的貿易關係。因此,台灣家電業者一度嘗試從中國尋找零組件、技術來源。洪建全、陳茂榜及李克竣等人,在1947年將「音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擴大成為「台北市電器商業同業公會」後,就曾經在1948年,由當時的理事長洪建全率團赴上海採購(鄭秋霜,2006:120)。在1949年之前,中國一度是台灣家電廠商取經、合作的來源之一;創辦台灣松下的洪建全、三洋的李石柱等人,在1945到1949年間,都曾經多次往來於上海、香港等地尋找家電零組件與產品開發的靈感。但是,這個狀態卻因為1949年後,國民政府遷來台灣之後所實施的戒嚴措施,而產生變化。
1950年,政府為了防止民眾以收音機收聽大陸地區的訊息,或是將收音機改裝成收發報機,就將整架收音機列為管制進口貨品;同時,生產收音機所需的關鍵零組件,如真空管等,都是由警備總司令部負責管制。當時,買賣收音機都需要有執照,而收音機的整機、零件,從進口到流向,都由警備總部的電信監查處管理。所有的真空管都有編號,警備總部會不定時抽查商家,確定商品中的真空管號碼、數量與申報的是否一樣,如果號碼、數量不符,就會立刻追究;嚴重者可能被判刑坐牢,甚至會處以停業。(鄭秋霜,2006:117)
管制進口措施,意外的成為台灣家電業者設廠生產的誘因。業者無法進口的情形下,就將裝配店擴充為工廠,由此展開了台灣電子工業之序幕。而在同一時間,台灣與日本在1950年簽定的「中日貿易協定」,重新恢復殖民時期就已經形成的台灣與日本之間的貿易往來,則讓台灣的家電產業,重新恢復二次大戰前與日本的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