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史料 口述歷史 整合檢索 故事主題館 計畫介紹 相關連結
:::
  產業類別
 
半導體業
石化業
食品業
家電業
鋼鐵業
銅模業
* 產業簡史
 
半導體業
石化業
食品業
*家電業
鋼鐵業
銅模業
家電業 :::*HOME > 文物史料 > 產業簡史 > 家電業
*
*1950年代:從收音機、電扇開始發展
 
  台灣在二次大戰之後,最早生產的家電是收音機、留聲機、電熨斗等產品。當時生產(組裝)家電所需要的零組件,有大半是從日人遺留的二手設備中取得。台灣松下的洪建全、聲寶的陳茂榜、三洋的李石柱等台灣家電廠的創辦人,都曾經為了零件而奔波各地;足跡甚至遠達宜蘭。
  大體而言,1950年代初期,台灣的家電產品消費者,還是以中上階層為主。當時台灣家庭所得,排名前五分之一的平均,是排名最低五分之一平均的20倍(高希均,1991:31)。此外,1950年代時,家電產品的售價都相當高。以當時僅次於電燈、收音機,使用數量排名電器產品第三的電風扇為例,一台的價格就相當於一兩黃金(聯合報1962.3.19b)。以當時台灣的平均收入(如下表),有能力購買的消費者,僅限於特定的階層。
歷年國民平均所得(單位:美元)
時間
所得
時間
所得
1951
146
1979
1957
1952
197
1980
2397
1953
168
1981
2743
1954
178
1982
2711
1955
205
1983
2876
1956
142
1984
3199
1957
161
1985
3314
1958
175
1986
3974
1959
133
1987
5291
1960
156
1988
6357
1961
154
1989
7634
1962
164
1990
8132
1963
180
1991
9008
1964
205
1992
10589
1965
220
1993
11077
1966
240
1994
11991
1967
270
1995
12906
1968
308
1996
13527
1969
349
1997
13904
1970
394
1998
12679
1971
449
1999
13609
1972
528
2000
14519
1973
704
2001
13093
1974
933
2002
13291
1975
984
2003
13587
1976
1159
2004
14663
1977
1331
2005
15714
1978
1608
2006
16073

  除了國內消費能力不足的窘境,當時整體經濟環境是:政府的外匯枯竭、國內資金有限。當時台灣的外匯主要來源是糖與米、少量的水泥,賺取的外匯大約為1億美元,但是需要的外匯總額約為2億美元(李國鼎,2005:60、84)。直到1950年代中期,當時的廠商如果向國外採購商品、零組件,仍然要透過中央信託局統一辦理 ,然後由負責外匯業務的台灣銀行確認國家外匯存底是否足夠,以免開出採購信用狀之後,卻沒有外匯可以支付。(王駿,1999:237)
  外匯不足的困境,使得政府採取限制進口、複式匯率、複式關稅等措施,避免當時已經相當有限的外匯繼續流出。當時的產業政策的主軸是「進口替代」,一方面是限制進口,避免寶貴的外匯流出,維持本地廠商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則是規定自製率,發展民族工業,促進本地產業的發展。發展國內工業的概念,也在相當程度上獲得美國的支持;美方就曾經向政府建議發展民營企業(李國鼎,2005:242)。
  這些政策讓家電產業以「民族工業」的面貌開始發展,大同在1950年代所生產的電風扇,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除了大同之外,當時也有為數不少的業者,嘗試以進口零組件的方式,在本地組裝家電產品,多數業者都是由本地資本所組成。
  政府也在這段時期,開始推動本地業者與國外廠商進行技術移轉,範圍涵蓋鋼鐵、化工、電器。其中,影響家電產業發展最重要的計畫,就是政府在1956年4月宣布將成立電視台,並且開始派遣技術人員前往英國BBC、美國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等單位,觀摩見習電視台架設與電視機生產的技術。1957年5月,由台電派出的考察團隊,從CBS引進黑白電視的放映技術,在經濟部的大禮堂做了台灣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電視展示。之後,台灣掀起一陣電視熱潮,各界都對於這個畫面媲美電影,卻又能即時顯示現場狀況的產品感到著迷。
  1957年,台灣業者組裝的第一台電冰箱,也由士林電機正式推出上市。至此,被日本人稱為現代社會「三神器」中的電視機與電冰箱,已經蓄勢待發要進入台灣社會。
  此時,台灣的家電業者不再只從國外進口零組件、在台灣組裝,而是從國外業者取得技術授權,嘗試自行生產。家電業者的技術合作案例,包括國際通信(台灣松下的前身)與日本松下電機在1956年簽訂技術合作、大立電機(台灣三洋的前身)與日本三洋、歌林與日本哥倫比亞、東正堂(聲寶的前身)與日本NEC、東芝的合作,以及士林電機與日本木村電機等。即使是被視為「民族工業典範」的大同公司,在1956年也與日本東芝、美國西屋進行技術合作。1956年,由政府列管的國外廠商技術合作,在僅有的10個案子中,國際通信/松下與大同/西屋的技術合作,就在其中佔了兩件。(聯合報,1957.2.18)
  從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台灣廠商除了透過技術移轉,提高本地的生產能力,也開始將產品外銷。大同電扇首次外銷泰國是在1956年,雖然數量只有300台,卻已經創下台灣家電業者的紀錄(聯合報,1963.2.6)。之後,大同在1959年外銷的電扇,一度還採取「美皮台骨」的方式,掛上美國西屋的商標。(聯合報,1959.10.11)
  外銷逐漸成長的背景之一,乃是國內的消費市場有限,家電產品供給過剩,台灣家電業者,開始嘗試將產品輸往國外。另一個背景,則是受惠於美援運用規定的修改。當時美國修改美援運用的規定。原有的規定是,接受美援的國家,可以用美援貸款向任何國家採購設備,來源不限於美國產品。修改後的規定則是,器材與勞務都要限制採購美國產品。台灣就在1959年10月接到美方的通知(李國鼎,2005:137)。到了1961年前後,相關規定更擴大到所有接受美援的國家,都不得利用美援向日本、西德、香港等21個地區採購產品。此舉讓台灣的家電出口獲得重大進展,許多原來向日本、香港採購的訂單,紛紛轉向台灣。其中,與家電相關的訂單,包括電扇出口5萬台,價值80萬美元,電鍋則出口了1000個,總值8000美元。(聯合報,1961.8.14)。
  此外,從1950年代中期開始,政府也開始運用美援來協助廠商獲得資金。例如,由洪建全創立的國際通信機械(台灣松下的前身),就曾經在1957年獲得7萬2千美元的美援貸款,然後,在1959年又獲得第二次的美援資金。(鄭秋霜,2006:30-31)
回上頁 到上面
2009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版權所有 | 最佳瀏覽建議IE7.0/Firefox3.0以上1024x768pixels解析
您是第9859300位瀏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