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史料 口述歷史 整合檢索 故事主題館 計畫介紹 相關連結
:::
  產業類別
 
半導體業
石化業
食品業
家電業
鋼鐵業
銅模業
* 產業簡史
 
半導體業
石化業
食品業
*家電業
鋼鐵業
銅模業
家電業 :::*HOME > 文物史料 > 產業簡史 > 家電業
*
*1960年代到1970年代:在政策保護下開始發展
 
  從日本與美國的電視機產業發展的過程來看,電視台開播都會帶動電視機的消費,例如美國CBS的大股東RCA,它的電視機銷售量就受惠於CBS的開播。此外,日本NHK在1953年8月正式開播時的電視銷售商機,也促成了松下電機與荷蘭飛利浦(Philps)在1952年12月合資成立映像管工廠。
  台灣也有類似的經驗。1962年,台灣的第一家電視台:台視開播後,帶動了家電產業的發展。台視與日本富士電視台合作,由東芝、日立、NEC聯合經營在台銷售的電視機。當時的電視機,是在日本裝配好主機,然後運到台灣裝上木箱進行銷售。之後,台灣家電業者,透過與日本的合作關係,開始從日商進口零件,在台灣組裝電視機,進一步促成台灣家電業者引進日方資本,合資設廠。許多重要的台灣家電廠商,包括三洋、國際(台灣松下)都是在1962年成立;歌林、聲寶則分別於1963、1964年成立。自此之後,台灣業者透過與日本業者的合作,開始將許多家電引進台灣。台灣民眾所使用的電器產品中,除了電風扇、電鍋是在1960年以前就已經由本地業者生產,其他的產品,包括黑白電視、彩色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冷氣機等,大都是在1960年代後,開始由本地廠商生產,然後大量的進入本地民眾的生活當中。
  從1960年到1970年代,台灣的家電產業開始蓬勃發展。一方面,台灣以出口導向獲致經濟成長,民眾所得逐漸提高後,開始有能力消費家電產品。另一方面,政府對於產業採取的保護政策,也讓家電業者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發展的空間。
  政府的政策主要來自於四個方面:
(一)、限制進口: 主要的依據是透過1958年4月頒佈的「外匯管制辦法」,透過進口限制來節省外匯支出。

(二)、設立進口關稅:針對進口家電,課徵高額稅率。

家電產品關稅一覽表
 
1955
1959
1965
1971
1972
1974
1977
1982
1984
1986
黑白電視機
-
-
-
33
33
35
35
45
NA
NA
彩色電視機
-
-
-
-
-
45
35
45
NA
NA
映像管
-
-
-
7
NA
NA
NA
NA
20
NA
電冰箱(整台)
100
50
35
46
46
46
35
NA
35/30
35/27.5
電冰箱配件
70
40
35
35
35
35
35
35
35/30
 
空調(整台)
-
-
35
46
46
46
46
45/40
 
 
冷媒壓縮機
-
-
35
46
 
 
 
 
 
 
電力烹飪器配件
70
50
50
65
65
65
50
 
 
 
電扇(整台)
-
-
-
65
46
 
 
 
 
30
電扇零件
70
50
50
19
32
 
 
 
 
 
洗衣機
-
-
-
-
-
-
-
45/40
NA
NA

資料來源:總統府公報(1955.1.18、1959.8.19、1965.9.3、1971.8.24、1972.7.22、1974.7.10、1977.7.20、1982.7.12、1984.1.25、1986.1.30)

(三)、鼓勵投資:包括1960年9月制訂的「獎勵投資條例」、1961年1月頒佈的施行細則,以及1961年8月制訂的「生產事業輸入機器設備分期繳納進口稅捐實施辦法」。

(四)、以自製率保護國內家電業者:1965年,經濟部公佈施行「機械電器製造工業分年達成自製計畫施行辦法」。這項規定,後來在1969年5月正式頒佈為「機械電器製造工業自製計畫實施辦法」。
  儘管如此,台灣的家電產業發展,仍然受限於「經濟規模」。大同公司的董事長林挺生,在1962年時就曾經公開表示:要維持電冰箱工廠正常運作的年基本銷售量,一家業者必須為1萬台,如果以當時電冰箱價格為1萬元來計算,維持電冰箱工廠營運的周轉金為1億。再加上生產電冰箱所需的固定資本為1億,合計資金至少要有2億新台幣,才能維持基本的運作(聯合報,1962.8.27c)。依據東芝在1962年,應美援會之邀,對台灣電冰箱的年產量的預估 ,至1964年時,全台灣的電冰箱年產能,也只有8000台,產品普及率為0.6%(聯合報,1962.9.6),與林挺生所宣稱的單一廠商年產1萬台的底限,相較甚遠。此外,依照經濟部工礦組所蒐集,1962年各家電冰箱業者的年產能規劃,其中最高的是大同公司的2050台,東興(聲寶前身)為2000台,大立(台灣三洋的前身)則為400台(聯合報,1962.9.29)。不論是整體市場,或是個別廠商,都與經濟規模有相當距離。
  因此,產業發展的現實條件限制是,台灣的市場並不足以完全支撐起以內需為主的家電產業。而從日本廠商的角度來看,台灣乃是日商在國際行銷中的一環;日本家電廠商無意將台灣視為一個重要的海外市場來經營,藉此將日本的產品外銷到台灣來。
  然而,到了60年代中期,日本對台投資的思考,已經從「佔有台灣本地市場」,轉向到利用台灣廉價勞動力來拓展第三國市場。從60年代後期,台灣進出口商品結構及貿易對象來看,整個國際經貿圖像是:日本將原材料和電子元件等半成品出口到台灣,加工裝配後再銷往美國。美—日—台的「三角貿易循環」的網絡關係得以建立的主要背景在於當時日本經濟所面臨兩個問題:一、國內工資迅速上漲,導致生產成本急劇增加;二、美國和西歐紛紛對日本設置關稅或非關稅的貿易壁壘,遏止日本商品的輸入。為了利用台灣的廉價工資和突破輸美產品的限額規定,遂將耗費勞力的生產程序轉到台灣,加工運回日本;或將半成品、零件運到台灣加工裝配,以台製標記轉銷美國。
  事實上,美國廠商也有類似的想法。美商通用器材於1964年,為了因應當年的東京奧運商機,在台北新店設立了電視機零件加工廠。當時大力促成通用器材來台灣投資、任職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的李國鼎,根據他的回憶是:這間工廠是全世界第一間以代工模式為運作考量的電子工廠,所生產的電視機調諧器(tuner)與偏轉線圈(yoke),是要出口回美國,繼續在美國本土加工製成電視機。而在通用器材成立後,美國的電視機業者,包括RCA、、Zenith(增你智)、Admiral(將軍)、Motorola(摩托羅拉)等廠商,紛紛來台灣設立零件加工廠。

回上頁 到上面
2009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版權所有 | 最佳瀏覽建議IE7.0/Firefox3.0以上1024x768pixels解析
您是第9919434位瀏覽者